9月29日,宁波华翔(002048)(002048.SZ)尾盘涨停,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当日报收40.43元/股,涨幅10.01%。前一日,宁波华翔披露旗下合资公司有关PEEK材料的进展。
旗下合资公司拿下PEEK材料量产专利
公告显示,宁波华翔参与设立的合资公司与吉林大学签署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合资公司出资3000万元获得吉林大学拥有的与PEEK工业化量产相关的中国专利及专有技术(以下简称“许可技术”)的普通实施许可,期限为20年;同时,合资公司聘请吉林大学的专家教授等技术团队提供相应的全套技术服务与培训。获得授权后,合资公司将依据许可技术开展PEEK材料的聚合、提纯、改性、型材加工及复合增强工艺的研发与试生产。
上述合资公司系宁波峰梅匹意克新材料有限公司,由宁波华翔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在9月初共同设立,主要进行聚醚醚酮(PEEK)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其中宁波华翔以货币方式出资1500万元,持股占比30%。
据华金证券研报,PEEK材料是特种工程塑料的一种。工程塑料是指能长期作为结构材料承受机械应力,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和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受轻量化需求推动,PEEK材料受到关注。国金证券指出,机器人轻量化能提升机器人各方面性能,如运动方面,降低机器人重量能减小惯性,提高加速度和精度;降低机器能耗方面,机器人重量下降能让负载自重比提高,减少驱动系统的负担;另外轻量化能增强机器人安全性能,同时让机器人能够执行更多样化的任务,适应复杂情景。
2023年12月特斯拉发布的Optimus-Gen2二代人形机器人通过使用PEEK这一轻量化材料,在不牺牲性能的情况下减重10公斤,并加快行走速度30%。据开源证券,PEEK分子链中有大量苯环,具有极好的耐热、耐磨、耐辐照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综合性能,且其两个醚键与羰基带来柔韧性与优良的工艺性,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和四肢部位。由于碳纤维(CF)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稳定性的特点,碳纤维增强PEEK材料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有望进化成下一代轻量化材料。
对宁波华翔而言,入局PEEK材料被认为是对其已有的轻量化材料产业链的补足,或助力机器人业务的开展。宁波华翔身处汽车零部件赛道,在汽车内外饰件领域占据一定地位,同时生产金属件及电子件产品。据国金证券,轻量化是宁波华翔产品的发展方向。公司曾探索铝合金材料,大力发展铝加工工艺,将铝冲压作为未来轻量化重点发展方向;同时大力发展热成型工艺,以满足轻量化发展需求。
国金证券认为,PEEK材料合资公司的设立补齐了宁波华翔轻量化材料最后一环,有望通过产业链传导惠及智元机器人产品。
此前的2025年5月,宁波华翔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象山县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合资公司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场景、基金投资、海外业务拓展六大方向全面开展机器人领域为期3年的合作。
人形机器人量产预期积极,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入局
今年来,国内外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不断。据东方证券研报,从海外看,特斯拉目标未来5年内产量达到每月10万台,且将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定为激励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国内看,国内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优必选、智元、宇树等多家龙头公司获得亿元级别订单,智元、天太机器人的出货量和订单也突破万台。
东方证券认为,目前正处于人形机器人从初期到走向量产的拐点时刻,行业大单频出,反映行业景气度加速上升。
站在量产角度看,东方证券认为工业场景有望早于服务场景形成商业应用。原因在于,服务领域的工作非标程度大,对于机器人的理解和泛化能力要求很高,而工业场景相对标准化;另外,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服务机器人的工作对象是人,法律法规的要求会更加严苛,还需要通过更多的验证,而工业场景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物,其要求也会相对降低。
量产预期吸引各类机器人零部件玩家进入,其中包括不少像宁波华翔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4月27日披露2024年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至少36家公司明确提到了公司正在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即每6家公司,就有一家要布局人形机器人。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3年年报中,相关A股公司明确提到布局人形机器人的行业企业,分别为仅2家和12家。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汽车零部件发挥制造和研发优势,卡位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结构件等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件,同时由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整车厂的积极参与,强化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客户优势,实现汽车产业链向机器人的延伸。
九八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